一、压实责任,构建安全管理体系。召开镇村两级专题会,整合镇村干部、派出所、交警队力量,推行“警长+路长+段长”责任制,配备警长21名、路长42名、段长103名,形成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”责任网络。在学校、村道、景区等重点区域设23个劝导点,以“劝导+教育”模式,推动群众由“被动整改”转向“主动守法”。
二、排查整治,消除道路安全隐患。对村社道路、在建工地道路开展拉网式排查,绘制13份手绘地图标注风险点。分类治理隐患,上报行业部门12处,在危险路段增设22个警示标志。联动残联、交通部门,建立重点人群和未年检车辆台账,精准掌握10名重点人员信息。
三、多元宣传,营造全民安全氛围。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宣传矩阵,依托三级网格群、“村村响”推送法规案例,覆盖超2万人次,实现“指尖触达、声声入耳”。联合多部门开展22场宣传活动,向企业、工地、矿山发放500份提示函,强化群众安全出行意识。